微信读书笔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推荐序一
一个由多元的组织所构成的社会中,使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负责任地、独立自治地、高绩效地运作,是自由和尊严的唯一保障。有绩效的、负责任的管理是对抗和替代极权专制的唯一选择。
新兴的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填补了由来已久的“国(政府)”和“家(家庭)”之间的断层和空白,为现代国家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种种社会功能
管理最根本的问题,或者说管理的要害,就是管理者和每个知识工作者怎么看待与处理人和权力的关系
,尽管人性是不完美的,但是人彼此平等,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自己的创造能力,都有自己的功能,都应该被尊敬,而且应该被鼓励去创造
在知识社会和知识型组织里,每一个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既是知识工作者,也是管理者,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专门知识对他人和组织产生权威性的影响——知识就是权力
推荐序三
)对功能社会重要性的信念。一个功能社会需要各种可持续性的组织贯穿于所有部门,这些组织皆由品行端正和有责任感的经理人来运营,他们很在意自己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所做的贡献
(2)对人的关注
(3)对绩效的关注
(4)对自我管理的关注
(5)基于实践的、跨学科的、终身的学习观念。
第一课,他们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
第二课也是最重要的,要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焦点仍然放在对下属的管理上,但应开始关注如何成为一名管理者。管理你的上司比管理下属更重要。所以你要问:“我应该为组织贡献什么?
最后一课是必须修习基本的素养
自我管理,需要向上管理,也需要了解一个组织的功能如何与整个组织契合。
前言
关于管理方面的著作通常都是谈如何管理别人的,而本书的主题却是关于如何自我管理才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
要做到卓有成效,仅靠天资聪明、工作努力或知识渊博是不够的。
第1章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所谓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对”(to do things right)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的能力。
普通员工把事情作对,管理者做对的事情
所谓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对”(to do things right)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to get theright things done)的能力。
如果他的工作缺少有效性,那么他对做好工作和做出贡献的热情很快就会消退,他将成为朝九晚五在办公室消磨时间的人。
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
对有效性的认识
刘邦和朱元璋的建国核心人员也是本地人才
我们不可能为此专门培养一批新的超人,而只能运用现有的人才来经营我们的组织。
所谓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
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
“在这个位置需要我做到什么”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刺激动人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且已将解决办法变成例行工作了。
管理者的承诺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
要用人所长
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
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我们只要注意认识我们的下属,观察我们的上司,多问“此人能做些什么”,而不必问“此人不能做些什么”,最后我们肯定能养成重视人之所长及善用人之所长的态度。久而久之,我们也能以同样的问题来问自己了
先认知自己,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
我们只要注意认识我们的下属,观察我们的上司,多问“此人能做些什么”,而不必问“此人不能做些什么”,最后我们肯定能养成重视人之所长及善用人之所长的态度。久而久之,我们也能以同样的问题来问自己了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让各人的才智、健康以及抱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先后次序的考虑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容易。
第7章 有效的决策
矛盾论
他们共同的秘诀在于激发反对意见,以便从各种角度去了解决策的真正含义。
社会的发展还是靠英雄主义吗?
当然,罗斯福这样做,他自有把握不会被任何人的意见所困。
反面意见的运用
行政长官不宜考虑鸡毛蒜皮之类的事情。”直到今天,我们的决策者还是需要好好学习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