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微信读书笔记

把自己作为方法

前言 自我是一种方法

〰️
因为我们谈话的线索之一始终是知识如何更有效地介入社会

访谈之前

〰️
非常重要的是,在访谈的时候我们不能用学术的语言,说的话都比较实在,是不假的话,也是我已经想得比较明白的话

童年图景

〰️
我知道日本人在餐桌上从来不谈政治,认为谈政治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
我们现在跟年轻人谈话,让他坐下来讲一下他们班、他们学校的事情,讲清楚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基本的权力结构是什么,主导意识是什么,每个人的动机是什么,能够分成几类,大部分人讲不出来。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做一个独立的叙述——也不用分析,就是叙述。
✍️
其实就是文革的原因和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现在的生产关系下有没有平稳的解决方案。
其实它背后延伸出来的是一种内在矛盾——社会主义革命确实要不断发动群众,防止官僚化,不能让人民的代表老坐小车、肚子越来越大,但用什么办法去防止?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如果这样去看,对历史就有新的理解。
✍️
有点像许倬云对于无锡士绅的描述
他的伦理判断要和老百姓的实践理性对得上。

北大青年的焦虑

✍️
内卷式的取悦权威
大家都在算计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取悦你的班长、副班长或者炊事员。其实能拿到的利益非常小,如果不取悦,也不一定有什么风险。这个是超越理性的理性计算。
〰️
。特别是在贵族的传统下,这个就更重要,他们认为这是精英的重要气质,能够懂得互相照顾,形成团队精神
✍️
以作者的能力也许能创造更好的理论,或者看到更深刻的社会主义
第一选择是想选政治学,父母说绝对不可以,除了政治其他都好
〰️
我说这两个专业太没劲了,都是已经设定好的东西,拿去套一下,
✍️
优秀的人思考方式也不一样,普通人是为了达到世俗所期望的成功状态,优秀的人是为了突破自己
我说这两个专业太没劲了,都是已经设定好的东西,拿去套一下,

研究“浙江村”

〰️
那些真正冲击了历史的事情,不管是大历史还是自己人生过程的小历史,经常是在冲动下做的事情。那些有历史感的规划,往往没有什么太大影响。这是人世间很美妙的事情。它让你有惊讶,让你感到生活和历史很跳跃,让年轻人有机

年轻人之丧

✍️
只做一件事并且限定了很多条件,也算一种阶级固化吧
日本的教育也不太行,很强调工匠精神,强调执着、专注

边缘与中心

✍️
行政力量的二次分配2021年力度挺大
资源上,通过行政力量来二次分配,还有军队税收,这些都不能放松。
💡
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在这个情况下,我倒不觉得现在的中国崛起有什么很强的特殊性。

个人危机

💡
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不够、天真真实地体现出来,就会很可爱,不要装腔作势。
💡
西方强调个人性,我觉得很有道理。政治家也是一样,大家都想知道这个人的生活习惯,早餐吃什么,喜欢喝什么酒,只有知道了你的真实性之后,才可以信任你。当然东方文化在政治上是相反的,这些东西都要被隐蔽,领导人不是个人,他是权力的化身,这就是不太一样的理解。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
真深刻啊,一下子站在了山上看世界
看到成功经验,就说这是中国的经验、中国特色,那中国前四千年都干什么去了?怎么一度落后成那样?现在的成功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教育重新出现危机等等,都要历史地看。
✍️
西方人更重视效率
但他们就觉得面对那些挑战,怎样去处理政敌的意见,是考验智慧的时刻,觉得很有趣。这在中国人的文化里是很难去接

用80年代来批判80年代

💡
所谓学术和思想,其实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而且今天的思想必须要有学术调查、研究、缜密的思考。其实就是要把究竟发生了什么讲清楚,而不是说应该如何,

什么是批判

💡
学术也是这样,不能靠直觉去判断,一定要去证明它,要去展示结论是怎么达到的。往往越是明显的结论,越难去证明,但是一旦证明了以后,会是很大的贡献

理解的学问

💡
把现在普通年轻人每天日常生活里的智慧提炼出来,让它成为一种声音
✍️
对别人存在了许多年的见解进行深刻的理解
“深刻”是精确地把握住现实,同时对别的见解形成批判性的再认识
✍️
历史唯物主义
那种通透是不成立的,如果这样的话,世界就不改变了,历史就是静止的。事实上世界一直都在变,通透的人怎么去解释这个变?

牛津记忆

〰️
对本科生来讲,一对一的交流很重要,效果非常好。我也问学生,这种一对一的辅导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他们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躲不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老师会追问,一直把你弄到懂为止。如果这个问题实在不懂,就追加这方面的阅读,根据你的情况调整书目和教课方式。每周要交文章,是很累的事情。主要训练的不是知识信息上的理解,而是怎样去发展出自己的论述,还有文章的写法用词、句子结构,精细到这个程度。有的时候还要朗读,跟导师坐在一起,发散性地谈论
〰️
有水平的人应该用很小的词讲很深刻的道理,词越小越好,具体到一张桌子、一把凳子、一个茶几
✍️
教课是传承,研究是创新
牛津才从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变成以研究为主的大学
〰️
到了英国之后,我发现英国人也很反对这种多愁善感,不管出了什么事,你要抿紧你的上嘴唇,不要把它戏剧化

距离感与直接性

✍️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上课的时候会讲这两者的分别,explain(解释)和explain away(搪塞),explain away就是造出一个自圆其说的说法,把这个事情settled(处理掉)。典型的例子,比如人口流动研究中的“推拉理论”或者经济中的供求关系,因为有供有求,所以事情发生。这不是解释,其实是把问题解释没了。真正的解释是切入,要进去,去问:需求到底从哪里来的?是怎样被构造出来?供给也是这样,资源怎样被调动?一定要看看里面的内容是怎样发生的,冲突是什么。

人类学的圈子

✍️
每个人的自我定位和社会认同感汇聚成了国家的整体认同感
比如被清理的流动人口,他们怎么理解自己和这次驱赶运动,以及和这个社会的关系,和其他城市居民的关系
〰️
事实上,政治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东西,主要就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当然它具体的展示方式很丰富。

非虚构写作

〰️
因为世界需要你做的,也就是对复杂事情的清晰描述。
〰️
比如农民上访,是出于对村里土地被占的愤怒,还是想去闹一闹赶快把问题解决掉,还是因为知道上访以后县里马上会下来给钱,还是一种讨价还价,可能几种因素都有,我们就要通过实证观察来给它权重,究竟主要是一种道义上的政治行为,还是功利计算
✍️
业务熟练只是不断重复自己,并不一定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业务特别熟练的记者和学者,但他们到底发现了、解决了什么问题却存疑
〰️
我们都知道在萨特之后,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说你本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给定的,你的行为、你的存在,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生出来就是妇女,是你在社会进程当中变成了妇女。这个说法有很大的革命性的力量,这个精神要维持。

“盘根”式共同体

✍️
演绎法和归纳法的区别,由特殊到一搬
推演式的,而是归纳式的

大学应该寻找例外

✍️
以前没有想到这点,只以为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应该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精英又容易抱团,从而又变成新的历史复读机循环
但是恢复高考把此前的官僚和城市知识分子一下子拢进来,其实是一个政党和当时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精英的重新联盟
✍️
精英还是要走群众路线才能延续国家的生命
你可以说它很虚伪,因为到最后也是一个阶级再生产的过程

共同理想

〰️
自我证明是很危险的。

乡绅作为方法

✍️
点题
把乡绅作为一种方法。

人的再生产

〰️
对下一代教育、上一代养老这些问题,我看到一些全球的变化,发现“人的再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的再生产”跟“人的生产”不一样,“人的生产”是说人怎么样被培养成一个生产的要素,而“人的再生产”[插图]就是人怎么样再生产自己,自己成为目标
✍️
有技能有思想,不仅仅是纯粹的生产要素,而是自己的目标
对下一代教育、上一代养老这些问题,我看到一些全球的变化,发现“人的再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的再生产”跟“人的生产”不一样,“人的生产”是说人怎么样被培养成一个生产的要素,而“人的再生产”[插图]就是人怎么样再生产自己,自己成为目标
〰️
,随着我个人经历的变化,把“人的再生产”和全球政治经济学的变动联系在一起,同时看迁移的趋势,分析资本主义的利润来源,也是想提个醒,亚洲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不能太乐观地估计,因为我们崛起的只是某一块,而“人的再生产”是更重要的部分。
✍️
把人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积累,长久发展还是要变成对人的再生产产业的积累
,随着我个人经历的变化,把“人的再生产”和全球政治经济学的变动联系在一起,同时看迁移的趋势,分析资本主义的利润来源,也是想提个醒,亚洲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不能太乐观地估计,因为我们崛起的只是某一块,而“人的再生产”是更重要的部分。
〰️
不要以为商品化就是对婚姻的亵渎,也许商品化正是对它的崇拜

寻找新的话语

〰️
文化这个概念可能会引起误解,一讲文化大家就觉得是文学、艺术,其实它就是指生活方式、日常经历、生活意义,包括抖音这些

作为中介的人类学

〰️
政府不直接提供实际福利,而是提供给老百姓获得这些福利的可能条件

再谈乡绅

〰️
你必须知道它在物理意义上怎么被做出来,才会有底气和精神。
✍️
解释的太到位了,有些话是有了一定的亲密感才能自然的说出来
然后这个解放感会在群体里形成特殊的亲密感,所以有趣
〰️
你要去理解每个人的合理性在哪里
〰️
我姨马上说了一句话,她说这不是吃了,都拿回家了。这个非常直观的反应,一下子有两条信息在里面:第一条,她没有反驳征收和饥荒的关系;第二条,不像冯客认为的那样,这些官员非常腐败、贪婪,吃得多,其实可能是小心翼翼地包起来拿回家了。这也是一种再分配,把它从底下抽取出来,在高层再分配,在干部的家族里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