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微信读书笔记

做研究是有趣的:给学术新人的科研入门笔记

3.1 我们为什么不一样?——谈学术写作与一般写作的不同

我们将重点讨论学术论文最重要的四个特征:强规范性、冷静文风、功能性、严谨性。
我的对错不重要,而真理才重要”

4.1 国际学术会议的正确打开方式——从如何高效听会到如何做学术报告

〰️
做科研的一大魅力就是“终生学习”,你是个努力发掘真相分享给世人的人,你也是个永远向别人学习、向未知探索的人。
〰️
那个端着酒杯的就是作者……我在那一刻忽然惊异地意识到我读的这些文章原来都是看上去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写的!这件事看似没什么了不起,却是个微妙的瞬

4.2 如何治疗“不想写论文症”

〰️
干活的动力大部分可归纳为两种:一类源自对事情做不好的恐惧(回避动力),一类源自把事情做好的向往(趋近动力)。
〰️
心流,此刻,正念(mindfulness)。
〰️
两个工作之间不断更换有可能能提高效率,比如写15分钟英文论文后读15分钟中文书籍之类的,但效果会因人而异
〰️
日行二十里原则(20 miles marc
〰️
把所需的“启动能量”降到最低,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往往是需要较大的“启动能量”,一旦你把行动运转起来了就不需要什么能量了

4.6 美国大学如何培养社科类博士:亲历和反思

〰️
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个系里重要的决定都是通过老师们举手投票表决出来的。这种培养和亲身的观察对于一个对美国文化和高校设置缺乏了解的外国学生来说相当重要。
〰️
总结来说,我想每一个想做好科研的同学都应该勤找老师、多见面、多提问题、多争取及时的反馈,有长期想不明白的问题不要总在自己脑中来回绕,不要怕问错,有错误就改进(虽然经常会遇见自己的非舒适区域),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接近那个理想中的自己,才能在漫漫学者路上不断前行。

4.7 研究者的必备心法:成长性思维

✍️
很棒
后来我想了想,发现我的导师在每次组里发现错误后的反应方式是这样的: (1)先解决问题。 (2)问题解决之后,开始寻找原因。 (3)搞清楚出问题的原因后,跟大家一起分享经验教训。 (4)讨论出一个避免日后犯同样错误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5)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老师,她面对团队中错误的整体态度是:把错误当成是自己和团队每个人学习的机会。 无处不在的“成长性思维模式”

序一 为什么你应该做学术?

〰️
另一条路则是你走到知识链的顶端,在更大系统上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你用知识和理念去影响更多人,增加更多人的知识力量,用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去改变更多人的想法和行为,用你的研究影响其他的研究者和教育者,然后这些人再进而影响更多的研究者和教育过程,自上而下地以更广泛但也更不可预测的方式扩散这种改变

1.3 为什么说好的研究者都有做自己“假想敌”的能力?——借用律师辩护思维理解社科类论文构建思路

〰️
你要假定读者们没能把各部分串联起来,你要主动为读者把文章的主题、逻辑、证据回忆一遍,你要给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让文章前后呼应、主题明确,让读者加深理解、记忆深刻

2.3 如何选题——构建研究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
研究问题从目的上分类,可以分成三大种类型: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study)、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和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study)。
✍️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一定是与现实条件相匹配的,一定是一个可以在规定条件下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一点要求我们把梦想牵回现实,脚踏实地地考虑自己的现实资源,去解决能力范围内的问题。
〰️
你要相信,现在好多看似无解的困难和问题,在你读到了一定数量的文献之后都会不攻自破、迎刃而解,十分神奇。

2.7 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收集——你以为“数据”就只是“数据”吗?

〰️
除了上帝,其他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In God we trust,rest bring data)。

2.8 绕也绕不开的“理论”——聊聊如何理解社科研究中“理论”的作用

〰️
很多道理和解释,如果用我们平常人的话说出来就需要连篇累牍、长篇大论,但是有了这些经典的文字,几句话就能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入木三分——既然有这么省事的工具,为何不拿来一用?
〰️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是“人”,而人是多变的、发展的、复杂的、多样的,这就致使所有跟人有关的社会现象都难以用归纳、总结、定律、定理的方式去提炼出来。

2.9 用得好“理论”,你才能成为实证文章写作高手

〰️
能够“以终为始”地去设计文章

3.2 学术论文的黄金标准及分步式写作法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可能不是完美的论文,但是它一定是在以下四个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的论文:①研究的创新性和贡献;②研究方法的质量;③文章的条理与逻辑性;④语言和表达的质量。

3.4 金字塔结构的使用:论述逻辑再讲解

〰️
虽然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多用倒金字塔结构的逻辑,但“思考的逻辑”不代表就是“写作的逻辑”

3.5 打造清晰流畅的论文结构:学术写作中如何巧用“关键句”搭建文章筋骨

✍️
确实
我们常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实我们读好的学术文章常会发现,作者对重要观点常常重复不止三遍,而且有时作者会像个唐僧一样以不同的句式反复重复和预告文中各种观点
〰️
根据使用关键句时在文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学术文章中最常见的关键句分成三大类: ·总起式的关键句 ·连接式的关键句 ·总结式的关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