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微信读书笔记

八次危机

自序

〰️
1994年在遭遇史无前例的放权让利成本总爆发的大危机压力下,中央那位被称为“铁腕”的领导人推出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分税制改革
✍️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初期的职业固化
数以亿计的农民打工者以聚落于村社的家庭为单位,既以非市场化平均分配得到的无风险资产土地来承担“非农就业”风险,又无形之中拱手把风险收益让渡给了企业家和发达地区的政府。
〰️
给外商超国民待遇”

概念提示

当代精英集团和痴迷于发展主义主流的群体,在遭受多次周期性危机爆发的打击之下仍然乐此不疲、随波逐流地强化着这种“自在”特性。
✍️
发展确实是需要代价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认识和挣脱“现代化陷阱”具有普遍意义;对于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逻辑解释作用

目录

✍️
这确实是努力赶上了时运
告别产业资本阶段的长期短缺,迎来全面过剩之际,随即遇到国际产业资本的全球布局

引言

按照产业资本的发展规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积累、产业扩张、结构调整
〰️
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完成工业化、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之后,才能跟全国人民商量,并在得到同意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
很直观的描述了这些年的过程
既输送实物产品,形成对西方的贸易顺差来推动其货币增发,又反过来以不断累积的贸易盈余购买西方政府增发的国债,输送其贸易盈余回到西方资本市场来促使金融资本愈益泡沫化。

(一)问题的提出:基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路径;对内剥夺+对外负债
✍️
外资投资比例控制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追求工业化,一般都会因国内资本和技术稀缺而陷入“外资依赖”,其主权债务主要是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对发达国家形成的。
✍️
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化的方向不能变
中国经验的特殊性在于外资和外援中辍后国内的工业化进程没有中断

(二)中国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烂尾楼也是吗?农民就应该当泄洪区吗
中国事实上可以依托其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来分散转移各种经济和社会成本

二、危机化解视角对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思考

地方政府却由于仍然面临资本短缺压力,而不得不在“发展主义”导向下延续着“高负债推进高增长”的反科学发展模式。

(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新变化

✍️
还好做了还算正确的选择,基本盘不是那么松动
如果中共在这个战略方向的争夺中作出错误选择,那么对中国这种人地关系过度紧张的国情矛盾压力下的基本安全的影响,就会是致命的。

(三)趋势性问题及建议

何况,以往默许地方频繁依赖专政机器维持短期稳定已经适得其反。
✍️
缓解因金融危机转嫁到农民身上,从而引发对抗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最关键的仍然是在“和谐社会”的政治路线贯彻中,强调以“更加关注公平”的社会政策和扩大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带动非农就业的农村基建投资
✍️
养农千日,用农几时
如此下去,中国人维护国家长期稳定、调整经济结构的空间仍在。
体现扶助弱势群体的普惠制原则。尽可能减少“部门和资本下乡”与农村精英结盟,导致政策性的普惠制的国家投资被“精英俘获”所隐含的社会冲突诱发因素。
✍️
钱如何流转到需要的人手里
体现扶助弱势群体的普惠制原则
✍️
保障城市的稳定,牺牲了农民长期固定的利益
1997年之后农村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增加,应部分归因于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大量占用农村资源。

第二章 1958一1976:工业化初期的3次危机及其外资外债背景

✍️
乾坤大挪移
在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率只要在10%以上,任何国家都会发生严重的社会动乱。当年中国虽然没有发生严重的社会动乱,但在资本集中的高风险的城市社会发生的却是以“阶级斗争”为名的各种政治运动,不断消纳社会紧张关系
一般发展中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代价,都不可能像殖民主义宗主国那样对外转嫁,而只能依靠一定制度条件对内转嫁,此乃规律——本书归纳为“成本转嫁论”。后发国家,概莫能外

一、第一次借助外资走出民国危机的背景及其逻辑演变:二战后地缘战略的重构及演变

✍️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改变不了千年民族之慢性病
连如此大规模地全面发动群众冲击各级政府的“文化大革命”都没有打破“土围子”们的这一习性,更逞论后来者“温良恭俭让”地推进的政府体制改革!

二、危机一:1958一1960年苏联援华投资中断之后,中国发生了什么

〰️
替代稀缺程度几乎为零的资本要素、并在社会大生产中发挥龙头作用的,是在长期战争和均分制土地改革过程中奠定的国民动员基础,
✍️
这么说 2019-2022 也可以称之为自然灾害
人们沿用当年的政府文件语言,约定俗成地称1960—1962年的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萧条为“三年自然灾害”。

三、危机二:1968一1970年“三线建设”中的国家战略调整与经济危机

✍️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没有谋全局的魄力也要有看懂谋全局的能力
1993年4月,江泽民在为一部书的题词中写道:“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对“三线建设”的壮举给予了高度肯定。
✍️
越努力,越倒车
既然20世纪60—70年代经过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连续追加投资、付出巨大代价才得以延续的,仍然是五十年代全盘苏化时期遗留下来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结构,那么随之相应地得以维护和加强的,难道不是原来的适应这种经济基础的官僚化上层建筑吗?

四、第二次更大规模借助外资调整结构的背景及其符合逻辑的危机演变一20世纪70年代来自西方的外债:从“四三方案”到“八二方案”

〰️
具有战争所赋予权威的领导人相继去世

五、危机三:1974一1976年最后一次“上山下乡”

〰️
上层建筑领域让官员们备感痛苦地洗心革面,以转变过去照搬苏联政府体制(乃至整个相关制度体系)的思路,否则就不可能自觉地适应现在照搬西方生产线的情况及其内生性的制度需求—
✍️
再发生三年自然灾害就动摇战争权威和法理地位
1974—1976年政府不得不再次以晚年毛泽东的威望动员数百万城市过剩劳动力到农村,由农村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的“大锅饭”来承担他们的基本生存保障。

第三章 1978—1997:改革以来3次内源性经济危机及其化解

✍️
不但生物特征要吃饱,人类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精神更要吃饱吃好,不然变成生物温饱的人类会变成生物发展的破坏力量
经济危机引起1989年政治风波
✍️
还是要用资本解释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最好不要变成乌托邦
世界上任何投机资本与生俱来的风险被如此短期地大规模集中,都会带来这样的规律性后果,中国没理由例外
〰️
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改革”的路线,中国政府在1994年壮士断腕般地采取了远比后来欧盟应对欧债危机更大刀阔斧的紧缩行为,排除“地雷阵”和冲出“万丈深渊”般地力推三大宏观领域改革: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汇率“一步并轨”,实现了外汇市场化;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税制”改革;
〰️
1980年第四次危机爆发在城里之后,很多企业“关停并转”,大批待业青年引发社会治安问题,为应对严峻的形势,中央开展了“两个严打”运动

(一)“第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和表现特点

〰️
一个社会在没有外部资源输入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既是高积累的,又是高消费的。
✍️
对外脱钩又要内循环?
一个社会在没有外部资源输入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既是高积累的,又是高消费的。

(二)1980年经济危机“硬着陆”在城市及借助“三农”的复苏

💡
(二)1980年经济危机“硬着陆”在城市及借助“三农”的复苏 由于此次经济危机主要由20世纪70年代末财政赤字危机演变而来,因此,只要能够有助于减少国家财政压力的,都可以纳入国家政策考虑的范围。 从实际的经验过程看,第四次危机“硬着陆”在城市里,而“三农”却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的领域。 1.政府在实际的农村政策操作上,主要作了两个方面的改革。 (l)全面推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通过推行以按户内人口把土地生产经营权分配到户的“大包干”为主的家庭承包制,同时大幅度地减少政府支农投入,政府客观上实现了从最不经济的集体化农业领域退出以缓解财政赤字压力的目的。
〰️
但实际上主要是在国家提取大部分农业剩余之后,本村农产品只能按照户内人口占有的福利性分配制度,也终于实现了农村劳动者以往因农业剩余大部分被国家长期低价甚至无偿占有而难以实现的“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
存量财产的巨大结构性变化。因此,八十年代上半期的改革,其实质是危机压力下的存量调整

(二)经济危机与成本向“三农”的转嫁

〰️
主要仍旧是因经济危机导致城市工业再次陷入原材料和资金供给的高度紧张的状况。从政策的最终落脚点看,又同样出于城市工业优先的考虑。于是,已经由社队工业更名的乡镇企业再次遭到中央政府危机应对政策带来的新的“排拒(Exelusive)”。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危机带来的制度成本的直接承受者,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很多企业因此破产倒闭。 总之,这个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受挫,不仅直接导致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显著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激增,从而导致农民收入下降;而且,由于乡镇企业本来具有的“以工补农”的作用也随大批企业的停产歇业而明显减少,导致农业投入下降、农村福利缩减。资料来源:根据作者科研团队已发表文章整理。
〰️
当时,敢于力排众议、以个人名义代范小建向上级反映“三农”情况恶化的农业部部长刘中一不仅被批评而且被调职,“报忧得忧”地改任闲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三、第三次外资外债背景及其逻辑演变:1988一1994年:“关键要把出口创汇搞上去”

〰️
沿海地区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加上内地资源的支持,完全可以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依靠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经济,这样既可以促进沿海地区的发展,又有利于让出国内市场给内地,带动内陆地区的加快发展

(一)改革以来第三次经济危机(国家工业化60年的第六次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和特点

〰️
由此,人们应该“去意识形态化”地归纳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基本经验过程——邓小平路径依赖地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七十年代引进外资经验。八十年代以来,大规模放权让利的由地方自主却不承担风险责任的第三次引进外资,毫无悬念地使只能由中央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外债在1993年达到了建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二)城市和农村共同分担1993—1994年危机的成本

〰️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正式开启了我国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
因中国产业资本逐步走向过剩而导致金融资本大规模扩张、越来越异化于产业资本的时期,也是中国开始走向外向型经济、从而受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时期。

一、现象归纳:60年4次引进外资各伴生2次危机

✍️
科学发展观
而这两次危机中政府应对措施之最大不同,恰在于2008一2009年的救市投资中较多增加了、并且在事实上延续了2003年以来中央“三农”新政的支农投入,因而,不仅带动了生产力三要素中的资金和劳动力大规模回流农村,部分修复了农村“劳动力池”的调节功能,而且在客观上对构建县域经济这个“第二资产池”起到了促进作用。
✍️
在未来理解过去普通人也能是诸葛亮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

二、危机七:1997 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及影响

✍️
1997 年啊,怀念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开展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历史时期,第一次在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明确了“资本”的地位,提出了“资本要素市场”的概念。一方面,承认资本虽然比实际放开资本市场的1992年晚了5年,但毕竟意味着“资本”在中国经济体制中已经有了“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内涵。
〰️
但对于这种重大制度演变的另一方面,中国人不仅绝对不能忽略,而且还要感念上苍,“天佑吾华!”形势终究比人强!事实上,中国高层刚认同“资本”就迎头遭遇东亚金融危机,连带打垮了“打造联合舰队出海”这个正被中国学问家当做东亚产业资本扩张的经验模式,当头棒喝地警醒了呆坏账恶性增加的国内垄断金融界!紧接着,就在“十五大”一个月之后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央政府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挑战作出全面开展国有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的决议。从此,中国金融机构走向“股改上市”之路,因其追求流动性获利的本质而逐渐且势必演变成为异化于实体经济的独立的资本力量,随之开始混业经营,仿效类似华尔街“大到不能倒”的金融资本规模“引而不发跃如也”——试图参与金融资本全球化竞争。

(一)危机本源变化——为什么是一场输入型危机

〰️
1997年下半年东亚突然爆发了金融危机。它对中国经济危机的诱发,恰发生在中国处于“告别短缺、进入过剩”的历史阶段性变化的紧要关头!
✍️
所以一定要尽早加入 WTO
1997年下半年东亚突然爆发了金融危机。它对中国经济危机的诱发,恰发生在中国处于“告别短缺、进入过剩”的历史阶段性变化的紧要关头!
〰️
产能过剩必须启动国家新农村建设投资战略的建议。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已经陷入“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

(二)“政府进入”是中国应对输入型危机的主要经验

✍️
确实是九十年代末的情况
而各地的“好典型”要么升官要么暴富,最终结果不过是甩下的烂账由中央政府承担,再以各种改革为名把代价转嫁给社会而已。
✍️
主席的矛盾论啊
由此,地方银行体系庞大的呆坏账客观上成为金融部门难以转嫁出去的制度成本,反过来倒逼中央政府在九十年代中期全面地实行了财政甩包袱的分税制改革之后,进一步推行金融甩包袱式的银行商业化改革。

(三)本轮危机对“三农”与“三治”的影响

✍️
政策解读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他想做得好反而是因为做得不好
各地“不准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密集出台,客观上也反映出“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事实
〰️
社会学的文献资料研究表明,一段时期内关于某种主题的政策出台频率,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上该问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
由于政权的内卷化(杜赞奇,1995),乡村基层工作人员部分地再现历史上的“劣绅化”趋势,并与地方政府形成“劣绅+精英”结盟
〰️
据公安部门的数据,群体性事件2003年6万起,2004年7.4万起,2005年8.6万起。此后虽然再没有公开发布数据,但据网上搜到的资料看,2009年已经超过20万起
✍️
202311 月,提倡枫桥经验,mark
据公安部门的数据,群体性事件2003年6万起,2004年7.4万起,2005年8.6万起。此后虽然再没有公开发布数据,但据网上搜到的资料看,2009年已经超过20万起

三、第四次外资外债背景及逻辑演变:1997—2008年:国内外两个“产能过剩”的碰撞

〰️
1998年初的政策讨论中很引起重视的,是分管外经外贸的李岚清副总理给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其中提到中国外贸在1997年GDP中超过3个百分点的贡献度将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而在1998年下降不足1个百分点;据此,李岚清要求中央及早发起扩大内需、转变过度依赖出口的政策调整。该报告l月上旬被江泽民总书记批示,随即由刚在1997年宣布完成宏观调控实现“软着陆”、刚准备接任总理的朱镕基主持,形成了1998年3月的积极货币政策,接着是8月启动大规模国债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这才维持了被政策界称为“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长率

(二)以“三农”战略为代表的“民生新政”对2008年危机“软着陆”的作用

〰️
政策界普遍认同新农村建设对扩大内需的作用,认为农村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
网络的发展使得农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变大了
政策界普遍认同新农村建设对扩大内需的作用,认为农村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四)对两次输入型危机应对环境和条件的简单比较

〰️
2008—2009年输入型经济危机之前的演变过程可大致归纳为: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带来外资大举进入;2002年中国完成金融市场化改革;2003年新政府换届各地开始进入“第三轮圈地运动”,投资过热和对外依存度上升,同步促推中国经济进入连续超过11%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就在大规模投资恶化已经过剩的制造业产能的同时,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迅即导致2009年中国外需下降——进出口同时下滑、沿海大批企业破产和数千万打工者失业
✍️
2023 还是这招,一万亿
2008年危机发生时,前期应对危机的做法同样是放松资金笼头,同样遇到了资金放不出去的问题,才改成国债投资。
✍️
产业需要升级,消费也需要升级,升级的消费才是高效的消费
汽车和住房及其相关消费的增长。随后,这种消费品结构性升级从1999年开始逐步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
中央政府推动的对于渡过1997—1998年危机很有效的、短期性的加快货币化和资本化的制度收益,也已经基本上被利益集团短期吃尽,

引言

〰️
这种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实现了的现代化目标及其派生的现代化体制本身,具有内生性的不可自我化解的内在矛盾,只有大量向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转嫁危机代价才能维持资本主导的国家的生存